行业规模增长加速,大单品环境优渥
预制菜不仅是餐饮行业的变革力量,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引擎。这一价值正被各地政府所认可,近年来支持政策密集出台。行业前景也颇为可观,预计到2026年,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冲击7691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(CAGR)保持在20%以上。
在这一片蓝海中,哪些类型的预制菜单品最具突围潜力?
结合市场需求分析,未来有四大方向值得关注:
普适性经典菜: 像鱼香肉丝、宫保鸡丁这类国民菜肴,口味接受度高,烹饪方式简单,地域限制小,天然具备成为大单品的基因。
八大菜系招牌: 闽南姜母鸭、粤式盐焗鸡、川式梅菜扣肉等名品,本身拥有深厚的消费认知和稳定的口味基础,预制化后易于被市场接纳。
餐饮爆款预制化: 酸菜鱼、烤鱼、浇头面、烧烤、小龙虾等餐饮端持续热销的菜式,拥有庞大的群众基础和味觉记忆,转战预制菜市场优势明显。
场景化礼盒产品: 瞄准节庆送礼、家宴聚餐等特定场景的礼盒,如佛跳墙、八大碗、年夜饭套餐等,受众面广,需求刚性。
这些方向的成功并非纸上谈兵。 日本便利店巨头7-Eleven早已通过炒饭、乌冬面等日常主食验证了“普适性单品”的威力;而在中国台湾,王品集团等知名餐饮企业则成功实践了“餐饮零售化”模式,将餐厅的招牌菜变成消费者家中冰箱里的常备选项。
现有预制菜大单品分类
当前市场销售体量领先的超级大单品,在B端和C端均表现突出。按品类可划分为:
l 肉禽类:烤肠、小酥肉、肥肠、扇子骨、梅菜扣肉;牛羊肉类的羊蝎子、小炒黄牛肉、牛腩煲;禽肉类的炸鸡、鸡排、鸡米花;以及西式预制菜与宫保鸡丁、鱼香肉丝等中式料理包。
l 水产类:酸菜鱼、烤鱼、小龙虾、牛蛙等。
l 速冻面点类:糍粑、包子、水饺、汤圆等小食及主食。
l 凉菜类:海藻、裙带菜等各式产品。
预制菜企业突围:三大核心法则缺一不可
面对日益白热化的预制菜行业竞争,企业想要站稳脚跟甚至脱颖而出,必须精准把握一套生存法则。这套法则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三个相互支撑的要素:单品聚焦、效率革命、心智占领。
三者协同,缺一不可:
“单品聚焦”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力点和市场突破口。
“效率革命”确保了聚焦单品能以最优的成本和效率生产出来,是支撑前者的强大后盾。
“心智占领”则让优质高效的产品被市场看见、记住并选择,完成价值传递的最后一环。
对于预制菜行业,品牌营销固然重要,但万变不离其宗,最终仍需回归“产品为王”的根本逻辑。产品的质价比(质量与价格的平衡)才是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石。